[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2574
2019年将迎来脱硝催化剂报废高峰
火电、钢铁、水泥等行业实施脱硝是为了减少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的排放,避免形成臭氧、PM2.5和光化学烟雾等二次污染。“预计到2019年后,仅全国火电厂的SCR(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催化剂每年废弃量就将高达5000万立方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环境与生物工程系教授徐东耀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废弃的脱硝催化剂属于危险废物,每年处理费用至少需1000亿元
十年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 “限塑令”升级在即
图片来自河北广电网不知道许多人有没有注意到,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发改委网站开设了一个专栏,名为“我为塑料垃圾污染防治建言献策”,让全社会围绕塑料垃圾献计献策,提意见,说建议。也有不少人恍然大悟,从2008年开始,我国“限塑令”已经正式实施了十年。十年推行,效果如何?一份调研报告给出了答案:在线下零售商场中,78%的塑料袋不合规;大型超市商场与全国连锁便利店以外
为船厂而生的VOCs处理技术 你准备好了吗?
“在汽车、化工等行业应用成熟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处理技术,能否适配船舶工业?”这可能是近年来造船企业VOCs治理者们最为纠结的问题。根据有关政策规定,上海地区船企从2015年第四季度起开始缴纳VOCs排污费,并对相关预处理生产线、涂装间、调漆间的空气处理装置进行升级改造。但正如大多数人反映的那样,VOCs处理对船企而言是一个新课题。船企负责人担心花费上
VOCs
2018.07.31
廉价稀土有望成为新型甲烷转化催化剂
图片来自蒂姆新材料光照一照,气态甲烷变液态燃料,这可能吗?近日,上海科技大学对外发布,该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左智伟科研团队开发了一种廉价、高效的铈基催化剂和醇催化剂的协同催化体系,使得甲烷可以在光的照射下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该技术有望代替传统高温高压的贵金属催化体系,为甲烷开发利用提供崭新和更加经济、环保的解决方案。《科学》杂志当天凌晨在线发表这一成果。
从强力治标趋向标本兼治 大气污染防治迎来破局时刻
当前,蓝天保卫战正在持续纵深推进。在实现“大气十条”阶段性目标后,大气污染防治并没有摁下“休止符”,而是站在了新阶段的原点。 7月初,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下文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到2020年,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
清废行动2018”整改进展:59个问题未达要求
生态环境部7月25日通报了“清废行动2018”中1308个问题整改进展情况,1249个问题达到四项督办要求,占比95.5%。生态环境部于2018年7月上旬,组织开展了“清废行动2018”核查“回头看”,抽调全国环保系统精兵强将,组成11个核查组,对1308个问题整改情况逐一进行现场核实,督促各地进一步明确“清理、溯源、处罚、问责”四项工作标准,加大整改力度
工信部出台工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切实履行工业和通信业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在推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中,全面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促进工业和通信业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计划,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7月25日公布了《关于印发坚决打好工业和通信业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一
逆风而上叠加资本“冷遇” 水处理产业离反弹还有多远
炎炎夏日,污水处理产业却正笼罩在“寒潮”中。 顶层设计空前重视水环境治理、外部环境一片利好,如今正是水处理企业争相逐鹿、跃跃欲试的时机。但在多重因素叠加之下,行业正遭遇来自方方面面的强烈冲击。危机究竟缘何而来?行业可否“逆风”飞翔? 不可否认,水环境治理正在受到空前重视。无论从规划目标、政策支持亦或督察管理层面,确保水清岸绿都是“硬通货”。早在201
水处理
2018.07.25
市场潜力空间十足可观 土壤修复有望迎最好时代
今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明确提出,全面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外加《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预出台,为我国土壤修复行业带来巨大利好。行业专家一致认为,土壤修复行业将成为“十三五”时期最具弹性的细分领域之一。 按照“土十条”制定的线路,我国土壤污染的恶化形式将在2020年得到有效控制,随后进入良性发展阶段。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土壤修复市场的大
臭氧污染形势日益严峻 控制前体物成为治理重点
夏日炎炎,热是热了点,但是蓝天白云、碧空万里看得人心情舒畅,想要忍不住大口呼吸这清新空气?千万别!因为有一种污染物的存在,让你看到的蓝天可能是“假的”,没错,这种污染就是——臭氧。 作为二次污染物,臭氧的形成原因已经非常明确,即氮氧化物(NOx)与挥发性有机物(VOCs)在高温和强光条件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从而形成臭氧。而夏季的气温和日照条件为臭氧污染
2020年产值或达3万亿 再生资源回收补短疾行
日前,国家商务部发布《中国再生资源"再生资源新闻专题")回收行业发展报告(2018)》指出,随着国家政策加码,社会资本关注度提高,新型回收模式涌现,我国再生资源行业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 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合理利用再生资源,既能环节原生能源的供应压力,又能减轻环境污染,从而形成绿色低碳的循环经济模式,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
再生资源
2018.07.16
欧盟“限塑令”即将出台促台州塑料企业向环保转型
近日,欧盟委员会提出一项法案,所有吸管和饮料搅拌棒等一次性制品今后将不能由塑料制成,而必须用环保材料制造。目前,该法案在生效前还需获得欧洲议会和欧洲理事会通过。 记者了解到,这一法案除了禁止一次性塑料盘子、餐具、吸管、饮料搅拌棒和棉签棒之外,还要求各成员国提出减少塑料饮料杯等一次性食品容器使用量的目标。至于塑料饮料容器,只有那些瓶盖与瓶身一体的容器才能
塑料
2018.07.12
蓝天保卫战三年计划 VOCs治理潜力巨大
日前,国务院正式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简称《行动计划》),明确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行动计划》把目标措施聚焦在PM2.5的同时,也对臭氧防控作了部署,明确指出要大力控制氮氧化物和VOCs(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作为蓝天保卫战重点提及的工作之一,VOCs治理有着
VOCsPM2.5
2018.07.11
大气污染防治再迎“升级版” 多个细分领域站上需求风口
未来三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日前正式出炉。延续了“大气十条”以颗粒物浓度降低为主要目标、同时降低重污染天数的思路,《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下称《三年行动计划》)的具体指标包括: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这已成为影响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据生态环境部统计,2018年前4个月,全国3
后“大气十条”时代:VOCs治理精准时代
后“大气十条”时代 VOCs治理成重要方向 随着近十年大气治理的推进,煤电减排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与此同时大气治理工作出现一定成效:按污染物分类来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PM2.5、PM10四类主要污染物年均浓度基本都呈逐年下降趋势。 国家大气治理专家原中国环境科学院副院长柴发合,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召开一年一度的媒体见面会上表示,经过这几年的治理,
VOCs
2018.07.07
广东出台最严VOCs治理方案 石化企业将受影响几何?
近日,广东省印发了《广东省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与减排工作方案(2018-2020年)》,将严格控制VOCs污染的排放,推动低(无)VOCs含量辅材的替代和工艺技术升级。抓好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等重点城市VOCs减排。其中跟化工和材料行业相关的规定如下:一、排查清理“散乱污”企业:严格依法实施“散乱污”企业关停取缔、整合搬迁或限期整治,对巳关停
河北邯郸:6-8月每天10时到18时禁止涉VOCs生产工序作业
近日,邯郸市大气办下发《2018年夏季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攻坚行动实施方案》,开展为期70天的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攻坚行动,全面推进工业源、生活源、交通源等重点行业VOCs综合治理。此次攻坚行动期限为6月20日至8月31日。按照方案,6月底前,完成重点企业VOCs排放在线监控工作;7月底前,完成重点行业企业VOCs提升改造工程;8月底前,工业源稳定达标,生活源、
VOCs
2018.07.06
两项土壤新标准出台 这两类土地分类管理将有法可依
2018年8月1日起,我国将实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新标准,这将为我国土壤贴上分类使用的标签。 6月底,为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管控土壤污染风险,《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农用地标准)和《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建设用地标准)正式印发,将于8月1日开始实施。 生态环境部
土壤污染
2018.07.05
江苏镇江化工排污监管形同虚设
7月4日,生态环境部通报,中央环保督察在江苏省开展“回头看”期间发现,镇江市丹徒区茂源化工有限公司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无一实行规范处置,当地环境监管形同虚设,搬迁方案久拖不决。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期间接到群众举报,反映茂源化工废气污染严重。案件转办后,《镇江市第二十四批次交办信访问题查处情况报告》反馈:现场检查企业锅炉仅有烟尘略超标,二氧化硫、氮
“限塑”需立法强制与经济手段并行
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2.4%的受访者感觉人们的“限塑”意识比以前有所提高,37.6%的受访者认为没有提高。在减少塑料袋的使用上,7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的行动跟不上意识。落实“限塑令”,68.9%的受访者希望监管部门真抓严管,40.6%的受访者呼吁人们养成自备购物袋的好习惯。 限塑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上述调查显示超过77

129页,当前第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