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试剂仪器网! [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欧佩克减产 全球经济受考验
2004.03.04   点击412次

1.欧佩克宣布原油减产

  2月10日欧佩克石油部长会议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召开。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会议最终决定自4月1日起将其10个成员国的石油最高日产量削减100万桶,同时还将消除现存的超额生产状况,这样总产量实际将减少250万桶,降幅达到近10%。

  自2003年12月1日以来欧佩克一揽子原油参考价格一直高于每桶28美元,在欧佩克每桶22-28美元的目标价格区间之外,按理说欧佩克应该增产,却做出了减产的决定。在目前市场和未来价格的两难选择中,欧佩克选择了后者。在欧佩克这一决定宣布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应声上扬,但有分析人士认为,这项决定对油价的刺激作用只不过是暂时性的。

  欧佩克此次大规模的减产,目的是为了防止需求量减少导致的油价下跌。北半球的冬季即将结束,燃油需求将大幅度减少,以往经验也证明第二季度其它石油产品需求通常也十分疲软。而且目前一些成员国没有遵守产量配额规定偷偷增产,如果不加阻拦,预计届时供应量超出需求量250万桶至300万桶,可能导致油价暴跌。

  欧佩克10国能够横下一条心,其决心来自于过去的教训。回顾1998年,亚洲出现金融危机后的一年,沙特石油大臣阿里·纳伊米错误地估计了危机的复苏速度,提议增加产量,结果导致市场供应严重过剩,油价惨跌到每桶10美元。这重创了很多欧佩克国家,尤其是那些以石油出口为唯一收入的国家。一些欧佩克成员国还认为,高昂的油价只是名义上的,并没有减去美元贬值的影响,美元贬值已经导致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实际价格下降,已经低于价格底线2美元到3美元。

  不过欧佩克也留有余地,避免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阿联酋和卡塔尔的石油大臣表示,如果到时油价没有下跌,欧佩克会重新考虑削减产量事宜。欧佩克轮值主席普尔诺莫·尤斯吉安托罗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如果在3月底前有情况发生,他们随时可以采取行动。

2.未来各国原油需求预计

  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下设的能源监控机构国际能源署2月11日预计,2004年全球的石油需求增长将高于预期,主要源于发展中国家需求大增,非经合组织国家2004年的石油需求将较2003年增长3.7%,达到1997年以来的最高增幅增幅。这些国家主要包括中国及邻近的印度、泰国和越南等国。这种势头反映出中国经济增长对邻近经济体的强劲拉动作用,也表明中东地区因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也增加了对石油的需求。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国际能源署在一份报告中称,2004年的需求增长将高于该机构此前的预期,并将日产量预期从12月预期基础上向上修正22万桶,至增长144万桶。总需求量将较2003年增长1.8%,达到近8,000万桶/日。

美国---全球第一大石油消耗国

  美国总统布什2月8日在例行周末全国广播中表示,他年初所推出的减税措施已经初见成效,继上星期宣布本年第3季经济成长创19年来新高,达到7.2%。布什指出,美国经济一天比一天强壮,股市已恢复成长,从年初到现在,股市投资人财富已增加约3兆美元,这些征兆都显示经济正在复中。

  几个重要的指标也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支持。首先,美国多年衰退的制造业指数上扬强劲,雇工人数也出现了三年来的的首次增长,新增13.6万个就业岗位,这不仅使布什总统不必再担心中西部制造业洲的选票,也使频频受到美国压力的贸易伙伴压力稍减;其次,企业投资和税后利润猛增。企业投资中用于厂房更新的投资下降了2.4%,用于设备和软件的投资则陡增了15.4%,大大高于前一季度的8.3%。2003年第三季度企业税后利润以年率计算攀升至10.6%,同二季度的减少5%形成鲜明对比。企业投资的大幅增加说明业界对将来的经济发展前景看好,将使美国这次的经济复苏更为强劲和持久。

  经济的快速增长对能源供应的需求可想而知,但2月11日,美国能源情报署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商业原油库存减少了1%。这导致当天纽约市场油价一度涨到每桶34.40美元。对于美国如何应对居高不下的油价,亚伯拉罕表示,不会动用战略储备石油充实市场,而是有其他的办法,比如要求国会通过开采阿拉斯加石油,以及发展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卓有成效,美国联邦政府投资12亿美元委托通用汽车等研制的氢能源汽车已经行驶在马路上,正在尝试大规模推广;国防部投入了近1亿美元成立斯特灵能源系统公司(SES)研制高效率的太阳能发电设备,目前效率已经达到35%以上,远高于目前市场上的15%左右。但是亚伯拉罕没有提到伊拉克石油。

中国---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国

  国际能源机构(IEA)公布的《石油市场报告》说,2004年中国的日需石油量将达到580万桶,这将使中国逐步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耗大国。《石油市场报告》显示,2004年预计中国石油用量将达到每天580万桶,即每天80万吨(一吨约合7.3桶)需求,换言之,2004年中国石油用量将达3亿吨左右。

  中石油有关人士称,去年我国的石油用量大约为2.5亿吨,2004年中国石油的需求量相当于世界第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年产量的2/3(沙特阿拉伯全年产油约为4.5亿吨),同时也相当于伊朗和科威特两国年产量的总和。目前,全球石油产量为30亿吨,美国的年耗油量约为10亿吨,日本的年耗油量接近3亿吨,我国今年的耗油量将达到全球石油产量的1/10,从而成为继美国之后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

  有分析员则估计,今年内地原油需求将增加6%至2.79亿吨,缺口将进一步扩大至1.07亿吨。中国自1994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输入国,1996年开始,石油产量年增长低于2%,但需求量增长却远高于此数,使原油缺口日渐扩大;1997年缺口在2000万吨以下,到2003年缺口超过了9000万吨,今年更需要进口过亿吨原油。一名外资分析员指,去年中国经济增长达9.1%,原油需求量增长10%,今年经济增长将回落至8%水平,原油需求量增长将回落至6%左右。

  但中国石油已经开始积极拓展海外供应。中石油紧盯中东能源,竞标伊朗油田。中国石化已与法国石油公司(Total Gabon)签约,中国将首次从中非国家加蓬进口石油。中海油增持印尼天然气项目权益。

3.各国对此的反应不同

  虽然欧佩克减产在市场预料之中,但是幅度之大仍然震动市场,因为削减的幅度非常巨大。“饥渴”的能源市场里,心急如焚的交易商们奔走相告,这推动纽约三月原油期货价格当日飙升3%,即1.04美元,达到每桶33.87美元。

  国际能源署执行副署长威廉姆·拉姆齐表示,欧佩克做出减产决定有一定道理,但时机可能不对。他认为,由于目前商业石油库存仍然较低,欧佩克作出的从4月1日起降低石油日产量上限的决定可能会使夏天需求旺季时的市场状况变得相当紧张。

  不过,德意志银行的分析家亚当·谢明斯基说,欧佩克虽然宣布要减产100万桶,但是实际上可能减产75万桶左右,从而既保证市场的充足供应,又支持二季度油价维持在他们希望的价格区间内。

美国宣称不会乞求石油

  面对欧佩克的“吝啬”,美国是否还会像上个世纪70年代那样低三下四地乞求“赖以活命的血液”吗?美国能源部长斯宾塞·亚伯拉罕的回答是否定的,但他表示,欧佩克在作出石油产量的决定时应该考虑到美国的经济增长问题。亚伯拉罕重申了布什的立场,认为决定油价和调整供应量的应该是市场,而不是欧佩克。

俄罗斯英国暗自高兴

  俄罗斯和英国可能是最高兴听到欧佩克减产的国家了。因为他们一直盼望着能够抢占石油市场,现在机会来了。

  作为产油国中的后起之秀,俄罗斯雄心勃勃,计划在五年后成为世界石油老大。俄罗斯第一大石油公司尤科斯的董事长库克斯预言,到2009年俄罗斯将取代目前的石油老大沙特,成为石油市场的领导国。他还表示,俄罗斯2003年的石油产量增长了11%,在2004年将再增长9%,达到每日900万桶,到2009年将达到1050到1100万桶,探明的石油储备量也将增加30%。他还预测,石油业的迅猛增长将推动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在7年内翻一番。库克斯认为,俄罗斯正在成长为世界能源市场上最重要的一员,欧佩克不得不越来越重视俄罗斯了。他说:“过去欧佩克看我们像兄长看弟弟,现在关系不同了。”言下之意,俄罗斯要当大哥了。

  英国之所以高兴于欧佩克的减产,是因为它和俄罗斯正在合资开发西伯利亚石油,而且还大规模投资生产天然气,天然气可以作为石油的替代品。作为老牌的产油国,英国拥有多家跨国石油公司,如名列世界上第二大石油公司的英国石油。英国石油受益于高昂的油价,以及和俄罗斯开办的合资企业,2003年利润高达124亿美元,比前年增长42%。

  欧佩克的决断,美国的强硬,伊拉克的无奈,俄罗斯和英国的窃喜,这一系列的情绪变化,演绎出世界石油格局正在发生着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将影响到世界各国的能源状况,还将逐渐辐射到全球经济和政治层面。

4.主要产油国的情况

  世界上五个主要产油国,包括阿联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拉克和伊朗在今后几年中,每年将向石油产业投入 180-200亿美元进行扩建项目,以使到2007年使这些国家的石油产量达到每天4200万桶。生产的增加意味着这些国家的生产配额将从2002年的28.4%到2025 上升到35,天然气的生产配额将从12.4%上升到20%。

  伊拉克石油部长巴赫尔·乌卢姆此次列席参加了欧佩克会议,说伊拉克油田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问题,无法大量产出,更别提出口了。虽然不受欧佩克的配额限制,但是伊拉克显然希望恢复在欧佩克中的地位,乌卢姆已经提议,如果安全形势改善的话,邀请各成员国今年底在巴格达举行会议。

  总观全局,由于各国的石油储备不够充足和欧佩克的减产,2004年全球原油供应稍嫌紧张。各国的经济发展因为能源问题可能要受到制约,不过经济增长的大方向不会因此动摇。